KDOQI 2015血液透析治療指引(2.1-2.2)透析次數與時間

2015 KDOQI 血液透析治療指引中的第2點討論:

在機構院所之頻繁(一週5-7次)血液透析 (註:台灣健保只有給付一週三次)

2.1 在機構院所執行傳統一週三次之血液透析之外,更頻繁次數(一週5-7次)但時間較短的血液透析,可作為另一種血液透析模式。

2.2 考慮這種透析模式時,應該和患者解釋告知,這樣的方式與傳統方式相比,血管出問題的比例較高,且透析中低血壓的情況也較多。

一週5次到7次的更頻繁透析,一次小於3個小時,能夠帶來以下這些好處:
(此處所根據的研究設計為:每次透析的時間是1.5-2.75小時,一週六次!)

改善血壓的控制、
改善心臟肥大問題、
可降低血中磷濃度、
減少磷結合劑的用量、
改善生活品質。

可能帶來的缺點,是由於頻繁的穿刺血管,而增加血管出問題的機會,去通血管的頻率增加。

最重要的指標:死亡率有沒有因此下降?有些小型的研究結果說可以降低死亡率,但是因為樣本數不大,證據力較為薄弱,委員會的結論是,難以斷定有無改善死亡率的效果,需要進一步更大型的研究確認。

從以上優點,可以大略看出一個趨勢,透析時間雖然較少,但是如果用更頻繁的透析次數來彌補,反而可以透析的更乾淨,讓身體的各項數值更好,不過因為降低死亡率的效果還不算明顯,所以委員會所用的文字是:「可作為另一種血液透析模式」,言下之意是:可接受,不過還沒有好到「應該全部改成這樣的透析方式」的程度。

換句話說,患者如果評估過自身的生活型態,比較適合短時間且更頻繁的透析方式,採取這個做法,可以維持適當的透析品質無虞。
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患者如果想要減少透析時間,就應該增加每週透析治療的次數,來彌補因為時間縮短而造成的透析不足。然而,在台灣現行健保的給付體制之下,想接受這種積極的透析治療,一週超過三次的部分得自費才行。

因此,患者應該與醫護人員一起,有耐心地探討為何想要減少透析時間,如果是因為身體的不適,能不能改善?讓身體能夠順順利利的接受完整的透析,才是長久之道。